欢迎访问南明区人民政府网站!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南明新闻 > 乡、街道动态
南明区永乐乡: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字号: 分享:

今年以来,永乐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,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,围绕乡党委“排队抓尾、双整双创”整顿提升工作方案,聚焦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问题,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村集体经济,形成“人武部+乡党委+村党组织+党员致富带头人”党建四次方联动发展模式,推动果蔬产业提档升级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,在干井村探索出一条“组织强链、服务延链、创新补链”的乡村振兴链条之路,实现党组织凝聚力更聚合、产业内生动力更强劲、农民幸福感更具体。

组织强链,凝聚发展合力。永乐乡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、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,构建“党支部引领+合作社运营+农户参与”的三级联动机制,通过项目化运作,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发展,形成党委号召、支部响应、党员示范、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,使组织引领与产业落地同频共振。村党组织集中采购现代化农机装备,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筹管理,创新推出“免费培训+有偿出租”模式,开展农机租赁、农业工程承包及社会化服务,实现村集体年增收4000余元。在规范化运营过程中,设置梯度租赁价格,为本村村民提供5%的专属优惠,并建立“预约-签约-交付-结算”全流程服务体系,打造“轻资产、稳收益”的集体经济新引擎。借助党建引领和三级联动,不仅推动了农田宜机化改造和绿色生产示范,还通过技术输出、设备共享强化了村集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,激活了内生动力。

服务延链,畅通销售渠道。干井村作为永乐乡“排队抓尾”的先进村,曾面临传统农业效益低下的难题。对此,永乐乡党委引导党员带头探索构建“产供销”全链条服务体系。凭借干井村3670亩无公害果蔬基地的优势,以及年产600万斤蔬菜、200万斤水果的产业基础,组织有知识、懂技术的年轻党员外出学习先进农业产业模式,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。同时,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创新发展模式,形成“党员致富带头人+农户”分成机制,打造“樱桃采摘+门票引流” 农旅融合项目。在试运营阶段,吸引了15户园主参与,实现门票收入1万余元,销售樱桃2万余斤,创收超20万元。此外,立足市场需求,积极探索“企业 +村集体+绣娘”订单式和体验式新路径,在采摘园设立绣娘体验工坊,推动采摘园与刺绣工坊融合,游客可参与轻体验项目,形成“体验+消费”闭环,有力助推了农文旅融合发展。

创新补链,赋能产业发展。永乐乡依托区人武部帮扶共建大棚,积极开展军民共建,实现科研反哺百姓。创新“土地流转+科研承包”模式,在村民地块建成3亩科研大棚,由省农科院以年租金5万元承接农产品技术研发。这一项目既增加了村民收入,又通过科研赋能提升了种植附加值,构建起 “军地共建-技术嫁接-收益共享”的产业链补强路径。此外,永乐乡发力订单农业,承接上级机关食堂食材供应配送,同时联动高端蔬菜大棚提升供应品质,打通“线下直销+政府对接”双通道,通过统购统销网点与区人武部搭建定向采购渠道,实现本地市场精准对接,形成 “基地直采-分级配送-多元销售”闭环,推动村集体经济向高效集约化转型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
上一篇:
下一篇: